修行

人若恶毒,一眼便知 古人云:“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

人若心存良善,眉宇间自有一份安然;若心怀恶意,举手投足也难掩锋芒。古语有云:“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。”一个人的内心如何,终会在眼神、言语与行为中悄然显现。你可曾遇见过那样的人?他们的眼神看似平静,却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,像寒夜中悄然结冰的湖面,不声不响,却让

良知 盾牌 修行 古玉 古人云 2025-10-09 18:39  6

易经艮卦的人生修行智慧

《易经》第五十二卦艮卦,以“艮下艮上”的卦象构成“兼山”之境,两座高山连绵矗立,静默沉稳,昭示着“止”的核心要义。不同于世人对“止”的消极认知,艮卦所蕴含的“止”是动态平衡的智慧,是“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”的从容,是“心止而后身止”的定力,更是“知止不殆”的修行

人生 修行 易经 艮卦 易经艮卦 2025-10-09 14:53  5

糊涂是智慧,知足是福气

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,难以万事称心,也难以家财万贯。若事事计较,则矛盾丛生;若欲望不止,则身心俱疲。不如怀一份糊涂的智慧,持一颗知足的心,方能寻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。

难得糊涂 修行 该管 心神 愚钝 2025-10-08 00:10  6

八仙渡海记:《东游记》中的修行与传奇

明代作家吴元泰的《东游记》(全称《八仙出处东游记传》)以二卷五十六回的篇幅,首次将铁拐李、钟离权、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定型为“上洞八仙”群体,以他们各自得道、聚义渡海、大战龙王的故事为主线,编织出一部融合道教修行理念与民间想象的神魔传奇。这部与《北游记》《南游记》

修行 东游记 钟离权 八仙渡 八仙渡海记 2025-10-07 21:51  4

一个人最深沉的力量:心性的磨练

在这个追逐即时满足的时代,我们习惯于寻求外部解决方案来应对内心困境——情绪低落时刷短视频转移注意力,感到焦虑时购买在线课程寻求速成,面临压力时寻找各种快捷方式来缓解症状。然而,这些外部干预往往只能暂时掩盖问题,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们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。与之形成鲜

修行 视觉化 锚点 斯多葛学派 千面英雄 2025-10-07 07:07  6

止语,是上等智慧;止心,是上等修行

弘一法师(1880-1942),俗名李叔同,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。他的一生经历了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深刻转变,这一转变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对现代人极具启发意义的人生智慧。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望族桐达李家,5岁失父,在家族严格的教育环境中成长。他天资聪颖,13

弘一法师 修行 李叔同 许幻园 止语 2025-10-07 06:17  5

记住:从今天开始,你就会好运不断
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这句古老的话语,像一盏不灭的灯,照亮前行的路。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,春华秋实,寒来暑往,枯荣交替,从不紊乱。人生的际遇也是如此,看似偶然的好运,其实早有预兆,它不会轰轰烈烈地宣告到来,而是如春风拂面,无声无息地靠近你、环绕你。

光明 晨曦 修行 云卷云舒 心若 2025-10-06 15:54  5

真正有大智慧的人,最强大的心态就是:不和烂人烂事较劲

心静则清,心乱则浊。人活一世,总要经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有人真诚相待,有人却只想消耗你的情绪与精力。真正的智慧,不在于你能在争吵中赢得多少胜利,而在于你能否在面对无谓的纷争时,守住内心的平和,不被卷入是非的漩涡。孔子曾言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一个真

磐石 修行 孔子 烂人 心神 2025-10-05 17:10  3

怎么理解佛学里的“修行”?

比如,很多人认为修行要栽跟头、受挫败,总之,普通人必须一路吃苦,才能抵达修行的终点。再比如,现在流行一个方式,叫闭关修行。甚至很多人会花大价钱去参加禅修营,去山上的酒店,去过那种每天冥想的生活。说白了,就是认为得找个安静且没人打扰的地方,才能修行。

多巴胺 佛学 修行 杏仁核 持戒 2025-10-05 06:23  4

出城大军已经堵上了

堵车堵朋友,你这短短九个字,配上此刻可能正堵在高速或环线上的焦灼心情,已经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共鸣力的开场白了。这不只是一次出行,更像是一场当代都市人的集体“迁徙”。咱们就顺着这个开头,把这幅“出城大迁徙图景”描绘完整。

播客 堵车 冷知识 零食 修行 2025-10-01 03:50  4